爱情有许多种可能,诗人的爱情用绚烂的诗句表达,音乐家的爱情用浪漫的夜曲传递,而在70多年前,中国一位20多岁的青年教授却用无线电波、数字和公式编织成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
1935年,这位年轻的教授在岭南大学建立了实验性广播电台和业余电台,尝试与世界上94个国家及地区进行业余通信。每当做无线电通信实验时,他都坚持向同校一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女学生发出“88”的结束语。而女学生却总是答以“73”。两年之后,当女生第一次以“88”回答这位教授时,教授知道,他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爱情——因为在无线电莫尔斯码中,“73”是“致以友谊的问候”,而“88”则代表“致以亲爱的问候”!
这位教授就是新中国无线电电子科学的奠基者之一,著名的电子学家、教育家冯秉铨。
冯秉铨于1910年出生于河北省新安县一个书香世家。16岁那年,他连跳两级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系二年级16名学生之一,待四年后毕业时,他又成了物理系顺利完成学业的3个学生中的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是:苦读了四年的冯秉铨拒绝接受清华的一纸文凭。原因是在冯秉铨看来,当时由蒋介石派来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官架十足,“宁肯不要文凭,也不要罗家伦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文凭上”,就这样,直到去世,冯秉铨都是清华的“黑户”毕业生。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有关罗家伦的是是非非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公论。但无论如何,冯秉铨不图虚名、坚持信念的胆识和魄力从那时起便展露无遗。这件“小事”似乎也可看做他人生的一个伏笔,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毅然放弃哈佛大学的高薪职位回国还是在“文革”中受迫害却仍然乐观坚强,都依稀能看到那个充满锐气的年轻人的影子。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最高的成就是什么?著书立说、开宗立派,或许都是上乘之选,但冯秉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著书立说固然可喜,但“愿得英才三千数,高峰深处共研寻”更加可贵。1956年全国第二次院系调整,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的大部分人员和设备调往成都,在只有3个老师的情况下,冯秉铨组建了4个专业的无线电自动控制系。他一个人开设了12门专业课和基础课,高峰期间每周课时数达到27课时。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个系从无到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专业。
1958年,在北京开幕的“全国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展览会”上,冯秉铨主持研制的华南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在会上大放异彩。他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俄汉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经大量筛选后用了3000个电子管和1000多个晶体管以及14万粒磁芯。该机于1960年国庆节试机成功。
“文革”后期,冯秉铨提出的抑制脉冲宽度调制调幅和射频削波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两项应用性极强的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成功解决了广播质量不理想和边远地区无线电广播覆盖面积小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1976年,广东韶关无线电厂采用他的“脉冲宽度调制调幅理论”生产了国内第一台10kW脉宽调制式调幅广播发射机,达到了国内最好水平。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以后凡是10kW以下的广播发射机一律采用他设计的这种新样机。
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公式,各种电路元件……这些在大多数人眼里极其无聊乏味的东西却如同变幻无穷的莫尔斯码一样组成了冯秉铨传奇的人生。当人们纷纷感慨如今的大学教育浮躁、功利、有大楼而无大师时,冯秉铨的“学高身正”才显得格外珍贵。( 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