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问题及时处理固然重要,发现问题,尤其是发现倾向性苗头,对不良之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在思想上设置警戒线,从而减少“发病”的机会,同样极其紧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近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改作风是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党要管党很重要的就是管好作风,从严治党关键要严在作风上。云山同志还强调,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改作风要坚持防风与整风并重,对于不良之风必须有防范措施,在思想上设置警戒线。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风建设对于我们党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地指出,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当前,就党员干部的整体而言,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从作风等方面看,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在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中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启程之际,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可以说是关键时刻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举措。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重温党的宗旨,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一次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涤荡,从灵魂深处改作风,不仅着眼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在改作风中坚持防风与整风并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改作风是目的,防整并举是手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传统中医基于人体得病有个积累过程强调“治未病”;“月晕知风、础润知雨”,人的作风和思想演变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预防及时、防范有力,使之幡然醒悟、早踩刹车,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出了问题及时处理固然重要,发现问题,尤其是发现倾向性苗头,对不良之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在思想上设置警戒线,从而减少“发病”的机会,同样极其紧要。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照镜子、正衣冠”就是防风的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手段;常敲“小木鱼”、常念“紧箍咒”,是防风所必需的。
因此,对改作风来说,防风与整风两手都不可放松。对于那些讳疾忌医、明知故犯的党员干部,依靠防风这一手已然不够,必须及时给他们“洗洗澡、治治病”。实践证明,唯有做到了惩前毖后,才有望治病救人。对那些沉湎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的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旗帜鲜明地与之斗争。党组织还要坚决依法依规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正纲纪、刹“四风”,让害群之马无处遁形,让人民群众看到改作风实实在在的变化。
孔子曾经说,“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风气好不好,主要看领导。领导干部行得端、走得正,何愁人家不正?领导干部要带头改作风,落实防风与整风的关键也在领导干部。“其身正,不令而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改作风,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在防风和整风过程中,要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一针见血、一剑封喉,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不怕得罪人,从善如流、知错即改。“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领导干部自身有正气,清正廉洁之风必拂神州。(慎海雄)
|